書店不知不覺已經渡過冷冬,來到微溫的夏,到訪的讀者朋友穿上薄外套就剛剛好了,我看著他們忽近忽遠的身影,有時隱約在書櫃背後,有時蹲下來翻書,有時側臥在床上讀詩,這些日積月累的男男女女身影終將化成我以後長久入夢的美麗幻影,及後便想起有些時日的以前,某個精緻的下午時分,詩人隱匿、孫維民和羅任玲突然現身,讓我傻傻地驚訝萬分。
還記得,孫維民剛出版新詩集《地表上》,我認識已久的朋友剛好是他的書籍編輯,朋友說,詩人生活低調,不舉辦新書分享會,粉絲很難見到他的蘆山真面目。誰料,詩人來到詩生活,初次聽到他親切地說:「你好,我是孫維民。」便明白寫詩是什麼一回事,要輕鬆,要輕微,要輕盈。
後來,我把好久以前在香港買到的《拜波之塔》拿出,請詩人在詩集簽名。現在想起,便翻書重讀一直歡喜的那首〈幻影〉,再回看書背的詩人照片,二十歲時的他,和那日離開書店的他,所有相遇都離不開自自然然的詩意,即使幻影,也留下了痕跡。
「我是殘缺的,並且怪異
因為你久久不來
因為永無止盡的尋覓——
請你出現,讓我們互相完成
讓我們停止孤獨的流浪
回到最初的家……」
這是清醒的憂傷和渴望:
請你出現在我的世界
請你讓我出現在你的世界
——〈幻影〉
文/陸穎魚(詩生活店長)